1. <acronym id="i1100"></acronym>
      <ruby id="i1100"><em id="i1100"></em></ruby>

        <strong id="i1100"><pre id="i1100"></pre></strong>

        <track id="i1100"><em id="i1100"><del id="i1100"></del></em></track>
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資訊動態

        警惕!小麥大范圍死苗枯黃,權威指導意見緊急下發,又一輪冷空氣席卷全國,寒旱疊加風險加劇

        發布:2023-02-03 瀏覽:1340次

        去年入冬后強冷空氣頻繁

        不少麥田被凍黃、凍枯甚至死苗

        多地降水較往年偏少,旱情較重

        如今的麥苗長勢遠遠不如往年

        有人稱此為“20年來罕見”

        麥苗大面積枯黃、死亡原因是什么?

        新一輪冷空氣來襲

        寒冷凍害疊加干旱

        又該如何應對防范?

        日前,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

       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發布

        當前小麥防凍抗旱促穩長技術意見

        6

        寒旱疊加,小麥大面積枯黃、死苗,有的已救不回來!

        去年入冬以來,受多股強冷空氣影響,小麥主產區大部氣溫低于常年同期1℃左右,部分地區出現極端低溫,個別麥田發生凍害,被凍枯、凍黃甚至直接死苗;華北、黃淮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2~5成,淮北、西北、西南部分丘陵山區麥田旱情較重。

        1

        寒冷凍害疊加干旱,如今不少麥田的長勢遠不及往年。有人把這一造冬小麥的突然降溫形容成“斷崖式”,其后呈現出的景象,也是多年不曾見過的。

        據悉,出現枯死現象的麥苗,又可分為三種癥狀:1、小麥整體干枯黃化,但根系正常。2、田間麥苗整體長勢不旺,枯黃現象呈不規則片狀發生,枯黃嚴重的已經很難看到綠葉存在。3、葉尖或葉片呈失水狀干枯,但整體枯黃癥狀較輕。

        7

        部分麥田的麥苗顏色發白,直立性強,長得像馬鬃……很容易連根拔下來。圖源:麥S說

        被凍成這樣的麥苗,它們在冬前儲藏的養分、水分在流失,小麥返青之前又沒法補充,相當于傷了“元氣”。這樣的麥苗很難再經得起反復的升溫降溫,即使還活著,春季返青也會很遲很慢,綠色器官形成、開始“工作”也需要不少時間……如此一來,它們的產量也可想而知。

        8

        被凍壞的小麥,這種情況下麥苗地下的分蘗節、次生根是否還活著已存疑。圖源:麥S說

        9

        這種在將地上枯死部分清除后,可露出嫩綠的已開始生長心葉的,而且拔出來很費力的麥苗,就還活著。圖源:麥S說

        麥苗大面積枯黃、死苗的原因多樣。內因系小麥植株本身抵抗寒害和旱害的能力。外因則指小麥植株本身之外的各種因素,如不利的氣候、土壤條件和不適當的栽培措施等。(詳見→小麥大面積枯黃,20年來難得一見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)

        不明就里的農民朋友,有人認為是小麥種子導致的問題、有人認為是購買了假化肥、更多的人則懷疑是除草劑藥害導致。而農資經銷商將此歸咎于秸稈還田和嚴寒凍害所致。

        2

        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,在農資經銷商和農戶之間,產生激烈反響。

        小麥大面積枯黃死苗,誰才是罪魁禍首?據了解,小麥播種后至今,由于一直呈相對干旱的狀態,加上秸稈還田不科學、氣溫驟降等不良因素的疊加,加重了麥苗凍害現象的發生,尤其是部分不耐寒的小麥品種,凍害現象尤為嚴重。

        3

        種植不當。例如,在黃淮冬麥南片區,凡在寒露(10月8日)前后播種的小麥,由于氣溫偏高,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旺長現象。由于沒能及時鎮 壓或藥物控旺的麥田,在遇到氣溫驟降時,就容易造成凍害的大面積發生。在較高氣溫影響下,部分水肥比較充足的麥田,同樣是旺長苗“重災區”。

        旺長小麥在冬季休眠前就提前進入了拔節階段,在遭受凍害后,只能依靠分蘗,重新形成分蘗苗,對來年小麥產量,埋下了較大減產風險。

        4

        所以,農民朋友種植小麥,可以參考往年慣例,但也要參考當年當地氣候情況,以及田間肥水情況,來決定小麥播種量和播種時間,而不是跟風搶種。

        秸稈還田不科學。據調查,凡是玉米茬口和大豆茬口的小麥,黃化現象比較嚴重,這是因為小麥根系懸空,根系附著土壤差,造成弱苗,當遇到氣溫驟降時(超過10℃以上降溫),就會加重麥苗凍害。

        5

        而田間秸稈清理較為干凈的麥田、播種后鎮 壓過的麥田及非秸稈還田性質的麥田,除旺長因素外,幾乎沒有枯黃現象發生。

        品種對溫度變化的敏感度。不可否認的是,小麥品種的耐寒程度是不一樣的,由于連續多年的暖冬,大家都比較關注3、4月份的倒春寒,種植戶忽略了小麥越冬凍害管理,尤其是將矮桿大穗作為選種的標準,卻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因素。

        10

        又一股冷空氣襲來!權威指導意見緊急下發,麥苗這樣救

        當前“立春”將至,西南地區小麥開始拔節,長江中下游地區小麥陸續返青起身,黃淮海、西北地區小麥即將返青。

        據氣象部門預測,1月底至2月初,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大部地區,氣溫將下降4~6℃;未來兩周主產區大部降水呈增多趨勢,旱情將得到緩解,但西南部分地區降水偏少,旱情可能持續。
        冬春季“旱寒”疊加造成小麥死苗,而且部分麥田苗情不均衡、旺苗弱苗并存現象突出,病蟲草害威脅較大,增加了春季田管難度。
        對此,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發布《當前小麥防凍抗旱促穩長技術意見》。
        意見指出,針對當前小麥苗情長勢和氣象條件,當前要以“防凍抗旱、促弱控旺”為重點,堅持一個“早”字,抓好一個“防”字,促進苗情轉化升級,搭好豐收架子。
        一是鎮 壓劃鋤,增溫提墑。早春鎮 壓可彌封裂縫,沉實冬季凍融疏松的土壤,增溫保墑。要抓住晴好天氣,適時適度鎮 壓,注意土壤過濕不鎮 壓,以免造成板結;有霜凍麥田不鎮 壓,防止損傷麥苗;三葉前和拔節麥田不鎮 壓,以免傷苗死苗。結合鎮 壓開展劃鋤,先壓后鋤,提高地溫,減少水分蒸發,促進麥苗返青和根系生長。對凍害較重的麥田,早春適時摟麥或劃鋤,去除枯葉,促新生葉早生快發。
        二是灌水補墑,抗旱保苗。對旱情較重影響小麥正常生長的麥田,指導農戶根據早春溫度條件,在日均氣溫穩定通過3℃時,澆水補墑,促進表墑和底墑相接,抗旱保苗,為返青拔節創造有利條件。有噴灌條件的麥田可采取微量噴灌或滴灌。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要及時清理“三溝”,疏通溝系,做到旱能灌、澇能排。
        三是預防凍害,及時補救。注意天氣預報,提前做好“倒春寒”防控準備。在低溫天氣來臨前,對土壤塇松、尚未拔節的麥田進行鎮 壓,彌補土壤縫隙,防止透風跑墑,控制旺長。對缺墑的麥田,寒潮到來前提前灌水,改善土壤墑情,調節土溫和近地層小氣候,緩沖降溫影響,預防凍害發生。對已拔節或孕穗抽穗小麥可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及生長調節劑,減輕低溫影響。寒潮過后2—3天,及時調查幼穗受凍情況,一旦發生凍害,要及時采取追肥、葉面噴肥等措施,分類施肥補救。對莖蘗幼穗凍死率10%—30%的麥田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,凍死率30%—50%的麥田畝施尿素7—10公斤,凍死率50%以上的麥田畝施尿素12—15公斤,促進恢復生長。
        四是肥水運籌,促弱控旺。早春是促弱控旺、保苗健壯生長的關鍵時期。弱苗以促為主,對葉片落黃、莖蘗數不足的弱苗和凍害較重的麥田,溫度回升后適時灌水施肥,一般畝施尿素6—8公斤、磷酸二銨3—5公斤,并因苗施好拔節肥,促進苗情轉化升級。旺苗以控為主,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鎮 壓化控或深鋤斷根,抑制分蘗滋生,減輕凍害風險;推遲春季肥水管理,在拔節中后期追肥澆水,一般畝施尿素8—10公斤;對冬前過旺、返青后有脫肥現象麥田,在拔節前中期因苗追肥澆水。

        五是防病治蟲,化學除草。隨著春季氣溫回升,小麥紋枯病、條銹病、麥蜘 蛛、蚜蟲、地下害蟲和雜草陸續進入始發期,特別是干旱有利于麥蜘 蛛、蚜蟲等發生,要加強監測和防控,壓低病蟲基數,減輕春季為害。對小麥條銹病,及時挑治,防早防小。對冬前未進行化除的麥田,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℃以后,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至下午4點,及時化學除草,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,嚴格按照要求操作,以免發生藥害。



        豫公網安備 41050502000134號

        久久午夜福利av|A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|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|白嫩无码人妻熟妇啪啪区